搜索关键词: 无抵押信用贷款 房子抵押怎么贷 房产抵押贷款 信用贷办理条件 房产抵押消费贷款 急用钱贷款 保单贷 短期借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银行年末上演资金争夺战 迫于考核压力四处“拉存款”

2016-12-12

  早在去年,国务院就通过了《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取消关于存贷比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管指标。今年6月,央行也决定自今年7月15日起施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考核新政,即由以往的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这两项新规的出台,其实就是将银行固有的季末节点的考核,转变成日常平均值的考核。这意味着新规可以缓解银行季末揽储的现象。按照之前的监管制度,银行有存贷比考核的压力,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

  对于银行而言,贷款规模不能收缩,所以只能将存款规模扩大,这样才能符合监管要求。因此,每到季末年终的考核节点,银行都会迫于考核压力四处“拉存款”。不过,虽然目前考核方式已开始改变,但银行季末的揽储惯性却没有因此而消失。

  某中资银行网点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内部考核要求;另一方面,银行业竞争激烈也迫使银行难以做到放任自流、不拉存款。

  一家中资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存贷比指标已经由硬性要求变成了软性监测,但是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存款动态变化的要求并未放开。

  在存贷比监管政策变化之前,银监会、财政部、央行等部门曾经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该通知还强调,商业银行不得采取“非法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或“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等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存贷比监管的“退居二线”显然并不意味着银行揽储压力的消除,贴息揽储的故事依旧在月末、季末等时点上演。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贴息揽储这些举动不但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对于银行自身经营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巨大。银行必须改变内部考核机制特别是改变单纯对基层网点考核存款的机制,才能够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和资产效益相统一。

  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的“冲时点”行情比现在“价格美丽”——资金留在银行4天的回报约是0.3%左右。当然,不同地区的资金价格还是有所差异的。

  根据中信银行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来看,为期35天到91天不等的理财产品普遍年化收益在4%以上,而部分银行的大额存款年化收益率则在5%左右上。

  “存贷比监管虽然变为动态监测指标,但是在银行依靠息差的盈利结构没有变化的背景下,揽储的意义仍然不言而喻。”一位股份制银行分行负责人表示,“存贷比即便不再存在75%的监管上限,也不可能是无上限的,因此努力吸收存款还是必要的。”

  在存贷比放开初期,银行存贷比比较合理的上限应该是80%。也就是说,从理论上看,存贷比越接近80%越好,以后我们银行将根据存贷比上限变化的效果来动态调整该指标,测算究竟什么样的存贷比水平是最适合我们银行的。

  从上市银行披露出来的数据来看,今年中期上市银行的存贷比整体有所上升,但是80%确实是大多数银行自行设定的上限。

贷款咨询:40000-93311